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3/4页)
工粗糙而闻名的苏联发动机也要比咱们的好,记得上辈子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不止一次的提到,咱们的产品差是因为加工的时候不够仔细! 现在想起来,这老头还真是误人子弟,因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软肋其实是材料问题。现在不去管一知半解的老师是怎样的把我引上“歧途”,还是说说中国的航空工业,在飞行进入了喷气时代的时候,其实我们和世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因为当时我们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见识了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而后来我们之所以被人越抛越远,除了某些政治和历史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在基础科学方面很人家的差距终于显现了出来。 现在的航空发动机其叶片的工作温度都在1500左右,而转速却接近15000/分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恶劣的工作条 恐怕早就变成液体了!而我们的发动机不如人家的经久耐用,就是因为生产不出来这种耐高温不易疲劳的合金叶片!这涉及到了十分复杂冶金、加工、空气动力学等诸多的学科,绝对不是某个天才拍一下脑袋,或是买个样品我们自己研究研究就可以学会的! 这就是为什么民航部门对自己的飞机如此的嗤之以鼻了,可是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好看就嫌弃他,岂不是杀鸡取卵?我承认运十十分的费油,而且维修频繁费用高昂。但既然这是我极力想挽救的一次错误,那我就只好硬着头皮的坚持下去了。我只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制造出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对了,我这次找你来是想提一个建议!”香蕉说到这里似乎有些犹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