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郎是个娇气包 第70节 (第3/6页)
子与同州这头的差距。 吴怜荷道:“同州下头的县城以及相邻最近的府城走商得拿当年当季的时新货物,方才有销路。往周边再走些,那近一年内的即可,再远些的三年内的也行。北域府城那边的话,五年以内确也够使了。” 其实拿到北域那样远的地方,三年五年的料子过去都有市场,这差别就在于成本价格不同,越是过时老旧的样式,自然价格上更能做些文章。 “葛、麻、丝帛、绫罗绸缎锦各式的料子都有,霍哥看要拿什么布料的。” 不同料子的布匹其实有一个基础价格,价格的浮动看的是样式和工艺。 像是葛的话,大多地方都有种植,价格不高,今市价一百文一匹。 麻的话价格也不贵,都是寻常布料,两百文一匹,档次高些的火麻布价格会贵不少,四百文一匹。 绫罗绸缎价格就贵了,一匹怎么也得几两银子。 寻常的素绫一匹二两,素罗六两,素绸四两,素锻五两。 这也就是个大概的价格,此料子上还只是中等货的市场价格,像是高档的价格会翻倍,也有低等甚至于此等的,价格就会低许多。 若是价格定死了便是这个价,那能穿得起这般料子的人家可就凤毛麟角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满足下层百姓以及更上层的富贵之人,布行便将同样的料子做出了不同的档次,以此扩大前来买布之人的范围。 由此,同州的百姓衣饰都光鲜漂亮,并非只有富贵豪奢方才穿的上绫罗绸缎。 再者不同布行的价格都不尽相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