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又一顺 (第1/4页)
说起又一顺,帝都之外的很多朋友可能不熟悉。 但东来顺大家伙肯定都知道吧? 其实很早之前,又一顺跟东来顺是一个老板。 早年间帝都叫“顺”的馆子很多。 像什么东来顺、西来顺、北来顺、西德顺的。 叫"顺"的地儿多了,可就各自有各自口味。 比如,好吃涮羊rou的就去东来顺、好吃清真炒菜的就挑西来顺、好吃清真小吃的就奔北来顺、好吃爆肚的就选西德顺。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不过,京城"顺"字号里,有一家馆子居然占了两样,这就是又一顺。 东来顺饭庄的创始人丁德山,是个颇具经营头脑的实业家。 他从摆小粥摊开始,发展起东来顺大饭庄,在帝都首屈一指。 在积累了资金后,他又于1930年后,先后开设了天义顺、永昌顺和又一顺,与东来顺合称为京城"四大顺"。 天义顺和永昌顺,以经营酱园、副食、粮食为主。 独有又一顺是饭庄,在经营特色上保持了东来顺的传统。 1948年,又一顺饭庄在繁华的西单路口开业,名噪一时。京城商业繁荣地界,素有"西单、东四、鼓楼前"一说。 西单是通往南城及出城走卢沟桥官道的必经之地。北连西四牌楼商业圈,东接长安街,可谓黄金地段。加之东来顺的名气,自然惠及又一顺。所以,又一顺很快成为南城、西城顾客首选之清真饭庄。 说到又一顺,那就不得不提一位清真菜大师,就是杨永和。 杨永和当年曾与一代宗师褚祥在西来顺一块站过灶。 后来,杨师傅又在清真西餐馆工作过。 最终把西菜做法引入清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