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4 (第4/4页)
社会反应的可能性。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 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 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 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 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 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 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 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王 仿若教科书一般的解释着,跟平时应深的口吻十分相似,脑子里藏着百科全书,说得流畅快速,“这其中包含了多种心理因素:利他主义动机、社会惰化、从众心理、道德因素、法不责众心理和人际关系相互作用。遇到危险,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其实最好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还会带动其他人帮忙。” 其他警员听了有些恍然,心底又感觉微妙,“那凶手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测试人性吗?告诉我们那个人本可以活下来,是因为我们不作为,间接杀害了他?” “可能性很大。”沈文钦说,“实验型杀人,沉浸在数据里,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一些必要的牺牲是为了带来更大的影响。” “周围的监控。”应深盯着电脑,突然开口。 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