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节 (第4/5页)
都有点发涨了,可袁大神棍还是没有休息的意思。从道教与佛教两教的教义开始,一直追溯到道教的起源。袁大神棍好像多少年都没有跟人说话了一般,可算逮着了机会,便兴奋的摧残起了三少。 娘的,这神棍简直比唐僧还唐僧。三少在心中不断的诽腹着,这货不应该当道士,应该去当和尚。实在是太能磨叽了,干脆改行当和尚得了。成天去念经,也总好过在这里摧残本少的神经。 这货是不是得了口舌神经性抽出失调综合症,简称‘口条症’。三少这货心中无不恶毒的想到。不过还是得听下去啊,虽然这货是这么说,但人家可没有就肯定会答应你帮你干点啥。忍受着万恶的袁大神棍,三少恨不得用内功将耳朵堵住,但又不得不耐心听下去。 说起道教地起源,一则是起于古代之神道,也就是殷商之前的那些传说;二则起于《老子》地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也就是《道德经》的注释本。是以,道家地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是,袁天罡却认为,道教地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地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地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则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地标志。 “我道教又各分流派,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不过,教义却统一地,也就是以‘道’为核心,天地万物都循道,有道而生,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苍生及尽万物皆应道法而行……”袁大神棍一本正经地给我解释着他们地教义之后,又开始起说了关于佛门方面地,细细一言说下来。只是三少总是能感觉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