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6章 《妙法莲华经》 (第4/4页)
扫卫生,周瑞都会。 当然,在进入葛洪时期的时候,周瑞也稍微准备了一些东西,比如钱财。 又比如说一些其他的东西。 ······ 周瑞进入到葛洪的年代之后,询问了一下小悠,并没有给他安排特殊的身份,所以,所有的一切都要看他自己。 周瑞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完全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周瑞无奈,只能沿着山道,向一个方向而去。 很快,周瑞便来到了一处村庄。 接着,他开始到处打听葛洪居住的地方。 还别说,还真让他打听到了。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 后来葛洪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 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 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 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乃“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尠能读也。” 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 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 根据周瑞的打听,此时的葛洪,刚刚十六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