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和李松林能怎么比? (第1/4页)
如果第一天只是一个过渡期,那么从今天开始则是另外的一种教学体验,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更密集的一个授课节奏。 大家在讲师的教学中,只得硬着头皮挺过去,半点不敢跑神; 这个时候不难发现在其中游刃有余的李松林同学,他几乎如同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着知识,且表现得异常扎眼, 如果说,三节大课谁的收获更大,一班剩下的25位同学里绝对是他。 为什么大家会如此认为呢? 实在是他一整个活跃度过于惹眼,老师问出的问题他也都能够很快的给出正确答案。 大家还在为了老师的难题冥思苦想的时候,他早已经胸有成竹,但凡提问到他也就意味着这一部分会很快的过掉。 如此一来,可不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哪里还会有人和他去比,以他为参照? 这样的一个现象难道没有老师发现,不,是有的。 但又会有谁真的在意,老实说能让他们押宝的每个班有那么几个人就了不得了! 尤其是负责一班的讲师们,身为机构中当之无愧的三大巨头,他们所教授的班级本身流动性就不是一般的大; 一班主要瞄准的就是复旦的那12个文科专业名额,又哪里会顾及那些赶不上自己上课节奏的学苗呢? 这样rou眼可见的压力下,大家的表情也就变得越发的难看了起来,也确实有些认清了自己的极限在哪了! 当然,这些本就经历过筛选的苗子机构并没有放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