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珠玉空间_分卷阅读6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 (第3/4页)

楚。

    在工作人员帮忙摆瓶的时候,林影自顾自的又说了起来:“曾经我在一本书里见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民国时期,那时候有一个上海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外国人,而父亲却是当时民国政、府里的高官,在看到中国的珐琅彩格外的美丽的同时,也看到了他高昂的价格,于是他动了心思。他把之前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还没有解运回京彩绘、彩烧或是有微小瑕疵的素白瓷瓶高价回收了一部分,然后又花重金找到当时绘制的彩料,之后聘请了一个专门制作高仿的团体,专门仿照乾隆时期的真品,不管是在绘制还是烧制上都达到九成的相似。据说当时烧制成功后,几乎没有人能立刻分辨出真假来。”

    “难道说这二件中有一件就是其一?”之前那位性急的鉴定师听了林影的话,又看了看二件瓷器,不由泄气一叹,反正他看一天了,是真看不出来。

    “这些仿品虽然在各个地方都已经做到了尽好,但只要是仿品就不可能是真的。不管是在时间的积累上,还是在彩绘画风上,都肯定会出现一些微小的差异。现在二只瓶子已经放好,我们一起来对比下吧。”

    林影让几位师都上前来到桌前,正面对着的二只瓷瓶位置一致,所以看到的花纹也是非常相似的。

    “一看胎体。作为清宫头等名品,康、雍、乾三朝无论哪一朝的珐琅彩瓷,胎体质量均极高,胎骨细密平整,露胎底足细洁,尤以雍正器最为细滑。康熙器胎体比后两朝器稍厚,总之,真品胎体厚薄适度,与其它品种(如彩瓷)无多大区别,重量也适中,不轻不重。后仿器胎体一般也力求平整均匀,但一些作品制胎不讲究,不是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