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命万岁 第135节 (第6/7页)
定巴蜀之地的叛乱。 消息传至国都之时,寒冻已经消逝,陵江江畔的水草渐渐肥沃,风一吹便起波涛, 如海上翻白的波浪,青青草间又有黄华、飞蓬与苕草[2]修饰, 使人怡然。 至踏春宴,四处皆是帷幕。 士族女郎舞蹈欢跃,饮酒载乐。 少年郎君纵情角逐骑射,恣意所欲。 然有一女子华带飞髾, 下裳曳地,缘边绿裙层叠轻盈,长至可一分为二, 再制长裙, 而腰间飘带与长摆共同随风而往后扬起,于宽袖上襦之外, 饰以白色荷边半袖,更有神仙飘逸之感。 高髻之上, 竖插两支青鸟花树步摇冠。 垂髫与鬓边碎发被江风吹起。 她足着文履, 轻轻履过花草, 往江畔而去。 在一望无际的江面, 飞鸟猛禽掠过, 忽然大风急起,江水翻涌,波浪互相撞击,最后击中岸边巨石。 一身直裾皂袍的男子东临高石,负手而立。 谢宝因登上巨石,走到他身边,将一切都尽收眼底,然后含喜浅笑:“从前来陵江,我与阿姊、阿妹都是跟随在阿母身后,与那些同为江东士族的女郎谈笑,或听各家夫人说起建邺局势,二十几载都从未在季春见过陵江之势,今日见矣,果然波澜壮阔。” 江东士族从来都对江南士族与皇室的缅怀之举有所蔑辱,以为他们既然已经选择天下大业,摒弃故土来此建都,便不该如此柔情,否则只能是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3],所谓妇人之仁。 四时更迭至今,许多江南士族也不再念及故土。 林业绥哑然一笑:“倘若你爱看,会稽郡的华亭县临东海,在那里三水交汇,长江由此入海,还有巴东三峡,数千里是一山,更为天下壮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