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命万岁 第142节 (第1/7页)
客死于野已经足以被天下耻笑,王桓不愿让廉公死后再受侮辱,因此隐匿遗言真相,rou袒负荆,膝行至城门,朝着国都谢罪,如此数日后,最终平定天子的怒火。 在孟秋之月,天子不顾士族异议,追封昭德太子李厚为皇帝,慈惠爱亲曰‘孝’,容仪恭美曰“昭”,谥为孝昭皇帝。 同时,追封十九而薨的太子妃周氏为哀皇后,并附帝谥,因周氏并非士族出身,她的薨逝也皆是王谢所主导,为的是忠告十九岁的太子不要再轻率从事,而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谥为昭哀皇后。 孝昭帝后二人共附太庙,受往后帝王的日月祭祀。 然孝昭皇帝终生都在追念发妻,自昭哀皇后崩后,不再封妃,身边至死再无女子相伴,以致絶嗣无后,故以夫人阴氏从孙为后。 从即日起,天下官吏则要服丧三十六日。 因为棺椁已经入陵墓,所以国都官吏要朝夕穿丧,在太庙躬身向孝昭皇帝画像而哭,以尽臣子之道。 郁夷王氏则在天子的命令之下,全族服白。 王太后闻之,宫侍见她破涕为笑,然而又是昼哭夜泣,宫侍知道这位太后是高兴薨逝的孝昭皇帝被追封,但她不知道为何还要哭。 再后来,王太后终于主动走出蓬莱殿,但在拜祭太庙的时候,因为见到孝昭皇帝的画像,哭倒在地,于丧期第九日崩逝,合葬文帝的仁陵。 孝昭帝后也皆在仁陵。 天下缟素的时候,国都的消息也传至西僻之地。 玄度听到天子竟真的追封于昭德太子,泫然流涕的写下卷千字简送回建邺。 他在竹简中陈述自己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