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来头很大的吕武 (第2/5页)
百倍,可是能转官的又有几人,而且我听说因为科举的录取人数太多,很多官员都没有实差,如此一来,恐怕想要从小吏提拔为官就更难了。”李璋听到这里却是苦笑一声道。 “你说的也是实情,绝大部分小吏熬成老吏,也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呆着,根本不可能得到提拔,但对于不能考取功名的人来说,吏转官却是他们进入官场最好的途径了。”金山这时点了点头再次道。 “那除了吏转官呢,难道就没有其它的途径了吗?”李璋这时依然不死心的再次追问道。 “那倒不是,另外还有其它几种做官的途径,只不过相比参军和吏转官,这几种算途径对你来说更加不可能。”金山这时再次苦笑一声道。 “什么途径,你快说!”李璋听到这里再次迫不急待的追问道。 “荫袭、国子监和察举官!”金山这时面色凝重的道,这几种他之前也想到了,只是觉得不适合李璋,所以就没说,只是现在李璋一直逼问,为了让他死心,金山这才说了出来。 “荫袭肯定不行,我祖上也没个当官的,我爹那个样子你也知道,他不拖累我就已经不错了。”李璋这时想起自己那个烂赌鬼老爹,当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 “国子监你也别想了,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才有资格进去学习,而且东西两京的国子监监生加在一起,也不过才三四百人,许多官员子弟挤破头都挤不进去,更别说你这个白身了。”金山这时也禁不住开口打击道。 大宋有两处国子监,分别在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当然后来范仲淹当政时,把应天书院提升为南京国子监,不过这个南京可不是后来的南京,而是河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