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节 (第8/9页)
绘的风光吸引,时时向往探讨, 甚至还会夸琰王, 说什么:“如今看这《四海志》, 有些字句倒是颇有文采, 琰王似是也不是那么不学无术。” “我这瞧着也是, 观察细致入微, 用词精妙准确,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抒情感慨,甚好啊。” “诸位看得浅了。不说其中文采如何,这本《四海志》的内容,才是精粹。十五年前,老夫曾奉陛下之命编纂史书,但编纂的过程中,有些年份,因无地理图志可考,过程委实艰难。但如今咱们这一朝,有了琰王殿下的这本《四海志》,于后世而言,无疑是多了一份极具考据价值的资料。史书编纂者,可借其查缺补漏,绘堪舆图者,更可借此判断本朝风貌,甚至于文人雅士,都可从此书中获取灵感,以此作为创作参考。当真是,意义深远啊……” “大人所言甚是,臣私心猜想,琰王殿下走遍大魏,又观察入微,想来比任何王孙贵族,都更了解百姓真实的生活,委实是难得。” 各种各样的褒奖之言,这一个月,宋俊委实听了太多太多,最气人的是,他们说说便也罢了。有些好事之徒,知晓他如今与琰王府尴尬的关系,说完之后,还会故意加问一句“您说是不是啊宋大人?”然后揶揄等他反应。 有那么一些时候,他其实也想过,若是当初善待长女,亦或是听从了她的话,后来的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如今,他是不是也能参与他们如今生活的喜乐?抱着外孙逗弄? 但这念头仅仅闪过之时,他便会很快否了。如今朝中只剩恭郡王和琰王,琰王那个样子,即便写出一本《四海志》,又能顶什么用?八成最终登基的人还是恭郡王,等恭郡王登基,还能有琰王和长女的好吗?他还是与他们划清界限的好。 自谢尧棠出事后,顾希文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