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 推波助澜的蔡瑜 (第3/4页)
子是袁隗的侄女,按辈份来说是袁隗的晚辈。 弘农杨家也是四世三公,跟袁家一样都是世家大族的代表。 如今他的手下对袁家发起了攻击,这让杨彪十分的尴尬,所以第一时间就来到袁隗家里澄清一切。 这可不是我杨彪干的,要怪就怪孔融那个愣头青。 嗯! 袁隗的双目眯了起来。 今天早上,司空篆属孔融突然对袁绍发难,抨击袁绍攻打冀州意图不轨。 接着就有人重提袁绍以前的罪行,激起了天子的恼怒,事情也很快往不利的方面发展了。 这个孔融是当朝名士,才华横溢,是清流的领袖,在士林颇有些名气。 三岁让梨的就是这位。 传闻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他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 李膺问他和自己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从前他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李家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是世代通好。 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就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意思是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孔融立即回道,他猜想陈韪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的。意思是长大了未必聪明。 陈韪听了局促不安,众人也哈哈大笑,都称孔融为神童。 由此可见孔融的才华。 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