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8章 火炮问世 (第4/4页)
裹,以草绳或者是铁皮固定的土炮。 这种炮谈不上什么射击精度,但是比生铁炮轻巧皮实。 另外土炮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为填装不便。 鉴于此,郭嘉特意制造了发射药和炮筒分离的火炮,并配以遂石击发装置,免除了明火引燃的步骤。 也就说,炮筒是炮筒,炮芯是炮芯,炮芯是由单薄的青铜筒打造的,里面可以填装火药碎石和炮弹。 发射的时候只需将炮芯放入炮筒中固定住,炮芯个炮筒严丝合缝,这样就避免了被炸膛的风险,然后以遂石点火激发。打完一炮,炮芯和炮管就会粘连在一起,这时只需在炮管上浇水降温,就能很轻松的将空了的炮芯取出,然后换上另一个炮芯即可。 这样一来,填装变得简单许多,只要有备用的炮芯存在,就能不断的打炮,形成持续的火力。 炮芯很容易变形碎裂,属于易消耗品,但只要将残余的炮芯回收重铸,还能重复利用。 通过的反复研究,这种木皮青铜遂发官芯分离的火炮终于面世了。 期间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一些工匠和炮兵也献出了生命。 三年的时间,这种火炮的技术终于变得完美了,很快就投入了生产之中。 郭嘉将这种炮命名为云州火炮。将原来的抛射炮车改名为霹雳炮。 赵大锤带来的是第一批十门云州火炮,火炮重一千余斤,以马车运输。炮芯以颗粒状黑火药填充,炮弹以碎石近距离杀伤为主。另外每一门炮都配备十几个青铜炮芯,能提供至少十炮的持续炮火。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