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重塑千禧年代 第7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736节 (第3/7页)

iller房价指数是衡量美国房价变化情况的指针,自打进入下半年以来,20座大城市中有18座城市的房屋价格较上一季度都有所下降。”

    “其中又有9座大城市房屋已经比年初的价格还要低。”

    “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美国房价的平均涨幅都超过11%。”

    “今年下半年的这个情况,毫无疑问,它的房价已经迎来了令人担忧的拐点。”

    方卓说完这些又放了放除标普之外的数据,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今天这场发布会是在东方,是在中国,是在上海,不是在纽约、美国,他也不觉得自己的这些话能改变美国房地产和次债市场的积重难返,聊起异国的情况还是比较心情舒畅的。

    等到一些数据放完,关于房价拐点的论证结束。

    方卓开始说第二点:“cdo是债务抵押债券,这一点大家应该都不是很熟悉,因为我们的金融市场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但它的表现至关重要。”

    会议厅里的大部分记者已经茫然了。

    cdo是什么?出现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

    这倒也不能怪他们如此表现。

    国内的市场跟不上美国金融创新的繁荣,去年2005年年底,国开行搞了个首例债权资产证券化项目,那才是对cdo尝试的小小第一步,大多数从业者压根没听过,也不关心万里之外美国市场里的情况。

    真正让cdo名闻遐迩的正是不久后的金融危机。

    方卓简要的介绍重点:“cdo是将一定数量的次贷业务打包在一起,比如说,挑选1000笔不同城市的次级贷款,打包捆绑成一个组合,切分成几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叫优先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