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_分卷阅读1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4 (第4/4页)



    邻居莱松先生进来了,一个瘦小男人。

    我们玩牌,我输掉了眼珠;

    你借给我头发,也输光了,他打败了我们。

    他穿门而去,雨在后面追他。

    我们死了,却能够呼吸。

    诗的作者是保罗·策兰,一位历经磨难的犹太诗人。

    “这是什么意思?”叶延也看了一眼,忍不住问道。

    林辰摇了摇头,有些说不出话来。

    任何看过这首诗的人,都能体会到里面关于死亡的清凉而美好意境。

    对于那些学生来说,这太有吸引力了,死亡并不血腥,它那么美。

    这让他忽然想起他的小师妹从蓝到透明的天空中纵身跃下时的情景,她那样快乐,仿佛死亡只是另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而已。

    手机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刑从连的指尖夹了支烟,用更偏近浓绿色的眼眸望着他:“这首诗必然有意义。”

    那是清场前,组织给信众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鼓舞和煽动之外,它必然有象征意义。

    林辰当然知道,刑从连想要的是从诗歌中推断出一个确切地址,在明天18:00整时,学生们会结束生命的确切地址。

    但问题在于,诗歌中的意向是复杂多变的,更复杂的是,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诗歌也有千万种理解。

    我们死了,却能够呼吸……

    那么,你们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买心,还是蓝色的?心是蓝色的,在水里飘着?春天的水都是绿的啊,蓝色只有海水,可是永川也靠海啊……”能在这种气氛下,还说个不停的,也只有王朝了,“玩纸牌?最近大学城里有纸牌大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