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8 (第3/4页)
之过,若遣学识渊博之贤者于此地开设学堂,教化当地民众,传其礼义德行,必然于其民风大有裨益。” 元景帝哈哈大笑起来,“太子说的有理。” “可是先温饱而后德行,太子又怎么保证檩南之地的百姓会乖乖的听习这些礼教呢?” 恒睿垂眸,接着道,“可以温饱诱之,以刑诫之。” “赈灾之外,可设以规矩,习得十句圣人之言奖粮食一升。若言行符规,奖水粮者数。” “若有抢米粮者,杖数十,更甚者,杖毙。” “檩南之地百姓虽未受教,却甚易影响。虽其背记礼教之举皆因图粮之得惧刑之罚,却已心中谨记礼义德行,时日愈久,印记愈深。则行为举止会不自觉的依循礼法。” “故曰之,潜移默化。” 众位大臣尽皆点头,元景帝的神色也渐渐的郑重起来。 “且幼儿之行最易教改,设以学堂命幼童每日前来,言传身教,时日不几则必有成效。” 恒睿说完,便立在原地等待元景帝的决定。 “好!”,元景帝抚掌大赞,“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太子所言甚是,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太子你来办。只是这派去这檩南之地的先生可需是一个品行高洁且善于教化之人,各位爱卿可有人选举荐?” 众位大臣低声议论了一番,站出一人,“臣等皆认为翰林院东浩扬东大人极为合适,但东大人贵为太子太傅,却不宜赴此檩南之行。故臣等举荐翰林院张幕张大人,张大人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