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 (第2/5页)
七哥,你们放一百个心,俺肯定会将几件事都做好。” 种谔满意的点点头,种朴则是笑道,“有小乙你这句话,哪里还有不放心的?” 王舜臣也呵呵笑了两声,又谦虚了几句。 “对了,俺听人说,今次攻取横山,韩三哥会来鄜延,管着全军的粮秣和医药。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王舜臣问着他想问了很久的问题。 种谔沉吟了一下,道:“韩玉昆知兵,不是站在沙盘前指手画脚的那种,是当真会带兵治军。他入官后我就一直看好他,只是没想到他升得能有那么快!再过几年,就能过来做经略使兼兵马总管了。” 听到韩冈受到称赞,王舜臣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年在押送粮草的过程中结下的过命交情,如今更是密不可分:“当年十七哥写信来的时候,就说过了。所以说五郎慧眼识人,就跟老太尉一样好眼力。” 种朴在旁道:“王大你看看这书架,父亲翻看韩玉昆的书,可不比看兵书、史书的时候要少。” 王舜臣顺着种朴的手指看过去。在种谔书房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长短兵器,刀枪剑戟都不缺,一看就知道是武将的书房。不过让书房名副其实的书架也是有的。 但书架上的书册也是以兵书居多。孙、吴二子的兵书自不必说,三韬六略、唐李问对、尉缭子、司马法,乃至阴符、握奇,甚至还有武经总要中的几卷,只是大多数都落着灰,仅有少数的十几卷被翻得页边发毛,其中就有韩冈的疗养院制度和浮力追源。 不是种谔不喜读书——在靠着另一堵墙壁的书架上摆着的一卷卷史书,都是干干净净,能看得出时常被人翻阅——而是种谔懒得多看那些嚼着舌头、说些弯弯绕绕酸话的兵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