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222节 (第5/5页)
方面栽了两次大跟头,对这等富贵避之唯恐不及。 可只悔当年没搬家到更远之地。 思来想去,他计上心来,长叹一声,拍着李祚的肩,道:“我找人算过一卦,杜家出不了皇后嫔妃,如此,你还敢娶阿苽吗?” 第633章 满唐华彩 正兴十六年,时任秘书监、集贤院学士报刊院使的王昌龄上表致仕。 这年他高寿七十又九,自觉小半辈子埋首纸墨,而今天下文风愈昌,不该再由他这个眼昏脑沉的老头子继续主理报纸,想卸任回年少时学道的嵩山看一看。 暮春三月,太子李祚以弟子之礼为王昌龄牵马执缰,相送至灞陵。 李祚的老师众多,王昌龄虽只教他诗赋,但师徒间感情甚深。 眼看李祚依依不舍,王昌龄笑道:“殿下肩负重任,不可作小儿女情态。临别之前,老臣尚有一礼相赠殿下。” “老师,是什么?” “过些时日殿下自知。” 说罢,王昌龄拂去一身的世俗尘土,登上马车,沿着宽阔平坦的直道,向着朝阳而去。 *** 与此同时,少陵原,杜宅。 杜五郎敲门走进书房,只见杜有邻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捏着一支铅笔在写着什么。 “阿爷又在写集注吗?” “这次著的是王昌龄集。”杜有邻道。 杜五郎不由担心道:“阿爷还是量力而行,莫得罪了王公。” 这话虽不甚恭孝,但不少文人确实是嫌他阿爷诗才平庸,只是运气好才位居宰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