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1节 (第3/6页)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我感觉,这次可能和西海大学的王浩教授有关。” 这次田桂林没有再反驳。 做实验数据分析速度快、质量高,说明团队里肯定是有能人、高人。 把西京交通大学团队从上到下找个遍,也只能把原因归在王浩身上,他是理论数学的专家,刚完成了角谷猜想的证明,被公认是顶尖的数学家。 这种级别的数学家,做数学分析工作,可能会有什么简化的好办法也说不定? “幸好还有湖州大学啊!” 田桂林叹了口气,“如果两个下属的团队都比我们的速度快、质量还高,我们的第七工作组就没有意义了。” “这次真是丢个大脸啊!” 另一边。 湖州大学的领队杜启生找到了薛文卓,他也听说了西京交通大学完成了分析工作。 杜启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湖州大学的团队,和西京交通大学相比,还是要差上一点的,但说差也差不了太多,而他们分配的工作任务相似。 湖州大学的团队,到现在就刚完成了三分之一,西京交通大学团队早就完成了。 这种效率差距也太大了。 薛文卓和杜启生很熟悉,就说起了王浩研究出一种程序,可以用来对粒子特性进行分析,最后还特别打电话问了一下王浩,看能不能用程度帮湖州大学团队进行一下分析。 王浩正和何毅、肖新宇一起逛着故宫,接到电话就直接同意了。 他设计的程序专门针对粒子特性分析,甚至针对的只是这次实验的数据,也没有什么商用价值,实验过后意义就不大了。 其他团队想用,自然也可以用一下。 湖州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