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38节 (第3/6页)

上很有研究。

    如果能给予数学基础的支持,祁晓就能够完成相应的核心代码,他在算法、写代码的水平上,要比王浩强出不少。

    当然,底层的数学基础是最重要的。

    系统工程司方面提供了一些原始的资料,其中包括他们现有系统的代码、计算方式以及数学分析方式。

    王浩耐心的研究了一下,发现数学底层方面还是有些粗糙的。

    原本的系统需要好多人去做计算分析并录入参数,根据参数来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再结合其他所有的数据和计算进行气动力模拟。

    这是很麻烦的过程,而且模拟效果偏差相对较大。

    当然,不管怎么提升算法能力,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都肯定需要一定人工辅助去录入参数,区别只是录入的多少而已,但王浩发现他们的人工计算方法,依旧相对有些粗糙。

    大概是因为当时ns方程相关研究,还多是以‘代入数值’的方式来求解,求得的近似解自然和精确的差异大一些。

    这就像是计算一个力的数值,精确点就是100牛顿,但得出的数值都是110、90、89,偏差相对还是有些大的。

    这种偏差放在原来的使用上是足够了,但因为在研制的重型火箭,对于精度的要求更高,偏差就在可控的范围外了。

    王浩对于所有内容进行了了解,马上就把握了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模糊计算。

    算法对于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中,存在一个模糊计算的过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