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2节 (第5/6页)

了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一直到现在有一年半时间,就一直在做这个项目,申请到的经费也达到了材料基金的顶峰——

    1200万。

    国家科学基金的材料科学部,每年资助的项目数量控制在二十个之内,而每一个项目申请的预算最高为1500万。

    绝大部分获得审批的材料项目,资助经费都不会超过1000万。

    所以,能够申请到1200万的经费,可以说已经是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上限了。

    但对比同类型的项目来说,1200万的经费都可以用可怜来形容,因为材料研究是非常耗费经费的,尤其是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再牵扯到一些稀有金属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消耗的材料成本,就会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是同样的项目,获得航空集团划拨经费3700万之多。

    所以类似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和企业的横向合作,要么就是企业内部做研发,高校的材料实验室申请到项目,想有成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新金属材料实验室就碰到了问题,连续几次实验都没有进展,而受限于经费的原因,他们没有办法持续的做实验。

    整个实验室都看起来很闲,好多人都感觉无事可做。

    同时,有些人也很忙,他们希望能找到问题,以便让实验变得更高效,争取下一次实验能够让研发有进展,而不是一直停滞不前。

    万益明和史桂芳,就是最忙碌的人之二,他们是计算材料科学方向的博士,也都是金属实验室的研究员。

    万益明已经有45岁,同时也是西京交通大学的教授,他主要做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史桂芳则是做数据计算。

    在指导实验方向方面,万益明肯定是最有发言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