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25节 (第2/6页)
天热度有所下滑,但是还有记者蹲在酒店门口。 王浩赶紧闪人了。 他买了临时的机票,直接就飞回了西海市。 做数学明星的感觉不是那么好,主要王浩不是以个人形象赚钱,他不是真正的明星,而是一名纯纯粹粹的学者。 学者,并不需要热度。 如果只是偶尔接受采访,想想能上新闻感觉还是挺好的,但太多的采访就会有些烦恼了。 这次王浩是自己回去的,因为朱鹏还要在首都待上几天。 等从西海机场下了飞机以后,王浩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走出机场以后,就看到了来接机的人,是学校特别派过来的。 王浩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而且在舆论中的热度不间断,学校自然是非常重视的,他们甚至还派来了两个保安来帮忙。 不过王浩是临时购买的机票,行程是非常突然的,还是有记者等着进行采访,但只有两个人。 王浩并没有接受采访,倒不是说他耍大牌,而是因为对方是娱乐记者,换做是学术记者,或者是正规电视台记者,他肯定就接受采访了。 学校早就预备好了专访。 王浩回去休息了一下,以后第二天就接受了正规采访,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自然是备受关注。 抛开舆论的问题不谈,也有很多记者想要对王浩进行采访。 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分量和陈省身数学奖完全是不一样的。 陈省身数学奖平均一年就有一个获奖者,而自然科学一等奖,几十年来就只有三个数学获奖者。 两个奖项的意义也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