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零二五章、雏具信义 (第3/4页)
来说,打破血誓背叛的这种事情,不是不能做出来。 衡量的标准,是忠诚的利益和背叛的筹码,哪一方更多一点而已。 但是呢,在现实客观条件下,华雄也必须接受这样无奈结果。 一方面,是时局的发展。 明年就是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和羌乱就爆发,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去亲力亲为。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汉人。 汉人压迫羌人的事迹太多了,时间也太久了。 凉州羌人的叛乱,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百多年。在血腥的镇压中、在无数次流血冲突中,汉人与羌人之间积累了太多仇恨,也导致了双方的相互不信任。 乞儿措木和牧民们,对华雄是依附心理,是互助互利的共赢期盼。 而不是骨子里的认同! 他们不会将华雄当成自己的同类! 至少,现在不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退而求其次,扶植和借助车儿变成自己的代言人,就是最好选择。 车儿是羌人,更是部落首领的儿子。 天生就具备了,让其他羌人跟随、信任的理由。 比如在战场上,华雄让羌人们发起冲锋,他们就先去考虑这个汉家子会不会将自己当成填沟壑的尸骨。但车儿带领他们去做,则是慷慨相随!因为他们认同车儿这个同类,从骨子里断绝了这方面的顾虑。 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 华雄在心中默默的安慰了自己,也放下了这方面的心思。 然后呢,就趁着自己还在部落里的时间,尽可能的和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