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二零章 在误解中茁壮 (第2/15页)
也挤满了王家所有能找的到机构,最后连电台的柜台都排起了长长的人龙。还有另两个人满为患的机构,则是国府的民政署和兵役署,大家赶着来拿烈士或阵亡证明,也有些人是来补办的。过去当草纸都嫌硬的东西,现在可是成了香餑餑。 什么抚卹制度会让人这么疯狂呢?这就得好好说说王家颁布的抚卹办法。 当时法币尚未发行,所以是以银圆,也是俗称的大洋来发放,那时的大洋可是接近纯银的真金白银啊!购买力是有保障的。 而抚卹办法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阵亡将士家属在收到殉职通知时,不分阶级都一率都发放的安葬费50大洋,安家费100大洋。之后才按追授阶级,每月发放到家属的户头里。 所以每户都需要办理身分文件,然后按照殉职者的妻子、未成年子女、父母、未成年兄弟姊妹…这个受益人的顺序,请领一份存摺。 王家等于是变相做起了户口调查,开始正式建立完整的户籍资料。当然为了怕不肖人士蒙骗抚卹金,所以大批的自由联盟工作人员,会一一上门求证遗属家里的状况,看申报是否属实。有了超级电脑,这些工作并不困难,即便人数很多,大约花半年多,也完成了这项对国府来说的不可能任务。 月抚卹金的发放标准,是按照税警总团的薪资结构来发放,这在当时的部队之中,算是十分优厚的待遇。其标准为上将大洋500元,中将400元,少将320元,上校240元,中校170元,少校135元,上尉80元,中尉60元,少尉42元,取消了准尉阶级,代以调高士官长待遇32元,上士20元,中士16元,下士14元,上等兵12元,一等兵11元,二等兵10元。至于伙食津贴4.5元和其他什么杂七杂八的加给当然也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