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柒六章 中央装备实验教导团 (第7/8页)
人本来就多有往来,于是他一边回信指导林蔚,一边思考着怎么面对委员长的諮询。 老实讲,他对留洋军官、东北军、西北军这些杂牌去接受新装备试验和摸索新战术是很赞成的。因为这些工作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眾所皆知,无论是飞机、大砲、坦克、军舰…,新的发明本身多少都伴随着风险。一般来说新装备通常会因为稳定性不够,而导致危险性升高,事故往往会比较多;加上实验新战术更会使未知的风险加大。例如当年北伐军演练步砲协同作战,步兵踩着砲击点,紧跟着砲弹推进。当时光是实弹演习就死多少人啊?让这些非黄埔、陆大嫡系的杂牌,先试验好武器性能,摸索出有效战法,嫡系再来接收这些成果,那不是轻松许多。 在他来看,一个研究武器的商人,是能有多厉害,军事造诣能有多高?如果真是这么厉害,他干嘛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要人呢?自己不会招兵训练吗?(其实这就是王绍屏保持低调的高招。) 陈诚认为,等正式编制内的嫡系部队要换装的时候,再把这些杂牌中表现较好的,从临时的编制里抽调出来补充道嫡系部队即可。像这什么中央航空教导团这种听起来很临时编制的名称就很好。非军队正式编制,只是临时编组。到时候新装备性能、新战术技巧摸索完毕,正式要在中央军推广时,就能以教官的名义,从上到下,在这些临时编组里挑选优秀人才,然后再慢慢併到正规编制的部队里,这样就能让接收稳定高、性能可靠的新装备的嫡系部队快速成长!牺牲杂牌,成就中央军,不就是委员长的一贯做法? 至于临时编制,那有什么好怕的,一句话就裁编了。何况平时又不用付薪餉,真是一举多得。这叫藏兵于装备所教导团!对!就用这句话来说服委员长。 就这样,即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