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九四章 巡视领地 (第9/12页)
行报导,后世一大堆,剪辑翻译成日语之后,就是最佳的反战素材。或许这些玩意儿对日益走向军国主义的日本没啥用,但能噁心一把,王绍屏是绝对不会放过。谁叫他们老是噁心自己?后来证明,这招的确弄到日本政府,光是回收这些违禁宣传品,就花了不少功夫。 抵达北海道之后,王绍屏发现北海道的情势比琉球严峻多了,日本从1869年开始移民,共有约300万人移居北海道,连四国都移居来此不少。让这里虾夷族原住民彻底沦为少数。而佔多数的日本人反抗意识又很高,这让王绍屏十分头痛。吴佩孚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指出北海道可以分而治之,首先当然是拉拢虾夷族,给予他们更多的福利;另外,北海道因为地广人稀,加上林业与煤矿发达,经济以农、林、矿为主。但受大萧条的影响,林、矿业皆损失重大,失业人口颇多,吴佩孚认为这些失业劳工也是可以拉拢的。至于反抗最力的莫过于早期移民过来的武士阶级,这些人都明治时代受屯田兵制吸引的失业武士和没落的士族,半农半军,所以农民在这里一点也不纯朴,反而十分难对付。 不过这些人歷经几代,已经都成了地主,真正耕种的反而是佃农。于是吴佩孚搬出王绍屏那套二八减租、耕者有其田…,加上冯玉祥在旁边乱出点子,生搬硬套他从苏联那里学来的三两招,自己变招的玩,一会儿非暴力公审土豪劣绅,精神虐待他们;一会儿搞集体学习,让地主亲自下田学习劳动精神;另外,还用各种理由强行收购这些士族武士囤积的存粮,低价卖给穷困的工农阶级。三两下就把这些反抗的低阶贵族搞得七荤八素,乖乖妥协。 不妥协也没办法,以前有粮在手心不慌,现在自己得劳动才有饭吃,哪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