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七一章 愿者上鉤 (第9/13页)
使再现代化,也是小菜一碟。 但真没想到,胡宗南的运气真不好,他不仅遇上撤退的苏联大军,还是遭到先行发现国军朱可夫的偷袭。激战一场之后,互有所损伤。还好,自由联盟军和东北军随后赶到,朱可夫已经是强弓之末、惊弓之鸟,没有进一步和胡宗南纠缠,随即退入新疆,最后退入哈萨克,完全摆脱光復蒙古联军的追击。 在联军的协助下,胡宗南后来终于还是抵达唐努乌梁海,但却伤兵累累,坦克也损失三分之一。于是南京方面担心仅以急需修整的第一军固守此地,恐怕不足以应付苏联的压力,更不要说需要警戒自由联盟的异动了。即便目前驻守蒙古的是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和薛岳的第十九集团军(在中日签订合约后,在国府和王家商议下,也北调到蒙古),但只要国军将领都知道,这两个杂牌集团军只是打着国府的名号,其实根本已经是自由联盟的人。要不是中央担心以目前的军力,无法镇压蒙古有可能的反抗势力,这两个集团军早就被国军部队所取代。 南京中央军换装尚未完成,现有嫡系战力不足。又不敢派出战力更差的杂牌军,既怕这些打国战不行,吃空缺、鱼rou乡民却很擅长的傢伙,军纪完全败坏的土匪兵,到时真弄些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把戏,把蒙古的防务和政权交接全给搞砸了。所以最后只派了文官系统,接收各城市的行政系统(蒙古目前还是逐水草而居的部落居多,城市没几个,国府啥都不多,间官还挺多的,算是还应付得来…),无奈地只得把防务交给完全倾向王家,但名义上还是国军序列的第八、第十九集团军。 但这也让南京政府决定在唐努乌梁海方面自立自强,以胡宗南第一军为根基,要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