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廿五章 告别天津之幕僚初成 (第6/7页)
子不难,但要能有昨晚那股狠劲,那可不容易。加上我们听公庶说,你手上有一套套的新科技,我们就猜你的背景不单纯。」 王绍屏低头想,这该怎么圆呢?曾昭吉看他不说话,自顾自的继续说:「我们猜你背后一定有个组织,而且是环绕着你们王家的组织,不然不会所有下人都姓王。而且这个组织的底蕴很深厚,否则不会所有下人都有军队般的纪律。我和师兄推论一个晚上,觉得最有可能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南明的郑家!敢称王,不敢称皇,只有郑家,最可能的是郑经第九子郑克埡,台湾陷落时,他年仅三岁,也就是郑经刚过世才出生,据说当时他的母亲王氏随郑经旧部逃往南洋,试图为郑家保留一点血脉。所以你们是从母姓,改姓王,刚好也符合延平郡王的封号。只是怎么这么久了,你们郑家后人才出现?这是我们一直猜不透的,我们先是猜想可能是日本侵华,拥有日本血统的郑家不希望中日交战,所以才介入调停。但你这小子对日本挺狠的,所以好像又不成立,这个答案就得让你告诉我了。」 王绍屏没想到古人这么有想像力,能脑补成这样,连自己来自台湾都能猜到。不过,这倒是好的背景,可以利用一番,于是王绍屏皱皱眉头,有点为难的开口:「曾师父,我不能告诉你这么多,我只能说你和杨师父博学多闻,连这么久的事都能考据出来,至于你要的答案,我只能告诉你,祖训是:非有外敌入侵,不干涉中国事务。本来我们是视满清为外族,但现在五族共和,外敌的意义就变了,这就是我们回国的重大原因。」王绍屏既没正面承认,却又用个祖训的小谎,让曾昭吉自认自己的推理是对的。 曾昭吉点点头:「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