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_第202章:逼阳之战(二)【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2章:逼阳之战(二)【二合一】 (第4/11页)

敌军的攻势,因此他很难想到让城上的弓弩手撤到城内,用抛射的方式去射杀城外的敌军。

    简单吧?

    但太子戴武就是想不到,这就是常规思想对人的限制。

    而自古以来的名将,往往都是能打破常规思想的人,比如说田忌与孙膑主导的围魏救赵典例——在赵国即将被魏国攻破的情况下,然而齐军却不直接救援赵国,反而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这即是突破了人常规想法的计策,也就是所谓的奇谋。

    当然,似蒙仲这般指挥,自然谈不上什么奇谋,但不可否认他变相加固了城墙上的步卒守备,却丝毫未减弱弓弩手的作用,这即是恰到好处。

    除了调度那些弓弩手,蒙仲亦对城墙上的步卒进行了轮换。

    他当然知道,人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会加剧体力的消耗,这就导致这场仗开始至今明明还不到一刻时工夫,但城上参与防守的宋军士卒们,却一个个已累地气喘吁吁,远比平日里的训练消耗了更多的体力与精力。

    倘若放任不管,那么这些士卒便难免会在下一名敌军涌上城墙上,被对方所杀。

    而作为主将,倘若没能时刻关注到麾下士卒的状态,始终是一根筋防守,只晓得在城墙上的守军人数减少时再添兵,那么这个主将,即彻头彻尾的庸才!

    一位合格的主将,必须时刻注意麾下士卒的精力与体力情况,将精力、体力不佳的士卒撤下去,让相对充足的士卒弥补防线,反复如此,即能以最少的伤亡换取最大的成果。

    因此,当注意到城墙上的己方士卒渐渐疲倦时,蒙仲果断下令轮换,让城上的步卒分批撤到城内歇息,让精力、体力更佳的士卒负责守城,将守城的压力分摊给尽可能多的士卒,不至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