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第1/2页)
烛光轻摇在他身周,他的神情柔和似水。 “坐吧,见善。”隋瑛指着案前的一张太师椅说。 林清落座后,环视这间对一名二品官员来说着实有些简陋的厢房来。 厢房宽敞而古朴,中堂两边挂着两副字,右边写的是“务民之情,不遗其族;”,左边则是“养民之义,不忘其祖。”,这一对字笔道停匀、潇洒自然,颇有赵孟頫之神韵。再论屋内摆设,除却一张案,一道屏风,一副衣桁,几把椅子,以及纱帘后的一张床外,就只剩下屏风前摆着的一张古琴,以几个摇着烛火的青莲黄铜灯台。 “我孤身一人,无任何家眷,内衙对我来说总是那样空旷。”隋瑛看出林清的心思,放下笔,露出笑容,“这厢房也是冷清得很,不常有人来。除却我那长随每日进出打,你还是第一个。” “是见善唐突了。” 隋瑛扬起嘴角,半分苦涩半分无奈,摇头道:“你说我们,为何总是把‘唐突’二字挂在嘴上,分明不该唐突的也唐突了,不该冒犯的也是冒犯了。有谁会无缘无故三番两次去碰你的手,会为你梳头?而又有谁,毫无缘由三更半夜不入睡,反倒穿着睡袍、披着件狐裘就来他人厢房里坐上一坐?” 林清起身,“我还是走罢。” “你坐下,听我把话说完。” 隋瑛鲜有命令的语气,林清诧异地看向他,却在接触到隋瑛的目光后迅速躲开。他的脸开始发烫,烛光下,心口跃动不停,如箫鼓夕阳。 隋瑛从案后走出,抚摸屏风前的那张古琴,目光飘渺,也许有些话不该此时说,但此际不说,又待何时? “见善可知,我弹的一手好琴?”隋瑛也不看他,只是用手指抚在那冰冷琴弦之上,面上已是挂了霜色。 “在山琴艺,朝野闻名。” “那么见善是否又知晓,我这一首琴艺,是从我那身为江南名妓的姨娘那里学来的?” “略有耳闻。”林清深吸气,阖上双眼。 隋瑛轻笑一声,流淌些许嘲讽意味,道:“我是江宁广陵人士,父母早亡,姨娘靠她那一手琴艺供我走上科举之路,我十七岁中举,二十二岁那年本该进京参加会试,也就是那时,我在广陵城外遇见了你。” “在山恩情,见善没齿难忘。” “你当真以为我要提此恩情?”隋瑛转身,看向林清,冷笑一声,“世人皆知岭南惠州林氏出了你这样一位栋梁之才,又可知江宁广陵,也有一林氏当年也是风光霁月?” “见善……不知。” “不知?”隋瑛笑道,“好一个不知,那我便与你讲道讲道。” 隋瑛踱步至案前,抿下一口茶,好似平复心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