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武举改革,将材武科 (第2/4页)
还要不要出头了,大明是你们的,还是百姓的?” “诸位,其实不管是蒙荫也好,世袭也罢,朕都不反对, 但朕想问问,他们懂兵法吗?懂怎么练兵吗?懂怎么行军打仗吗?朕将几千人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这是带兵还是送死?” “以后凡部推武将,除基层选拔,其它三种都必须去最前线的军中历练半年以上,由兵部、军纪监察部和所在军中联合评估,达到标准再由兵部调配。” 群臣脸色微变,最前线,那就代表着最危险,文官的子孙可不一定会武,去了军中基本都是九死一生。 群臣对崇祯的说法没有争辩,军人不懂带兵打仗,上阵杀敌,还算是军人吗? 这一刻,群臣忽然松了口气。 以前的蒙荫、世袭是一种荣誉、捷径,现在基本就是送死了,这种封赏不要也罢。 看着沉默的群臣,崇祯忽然有些遗憾,他是多么想有人站出来反对,他的大刀已经饥饿难耐了。 “既然诸位没有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吏部和兵部做好计划呈给朕。” “臣等领旨!” 等群臣回应后,崇祯看着孙传庭,眼中满是赞许。 “孙爱卿,既然你提出了五条建议,那最后一条的「武举改革,推用质量,贤进庸退」,你可以想法?” 崇祯就这么随口一问,哪知孙传庭却是立刻出班了。 “陛下,您可听说过「将材武科」?” “将材武科?” 崇祯轻声重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