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7章 另一道后手,对军功的思考 (第4/4页)
了对军功的沉思之中。 所谓的战功制就是奇功、头功、次功,是按照战场上的表现来评定的。 所谓首功制就是以敌人的首级或者左耳数量来评定。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首功制好确定,有多少首级数量摆出来一目了然, 但往往战场上会因为抢夺首级发生混乱,小团队之间也会争抢,往往大战还没结束,自己这边倒是因为抢军功死上几个人。 很多军士杀敌却没有拿到首级,连请功都没办法,极其打消积极性。 战功制由此开启,以表现论战功,人人都有功劳等,就是弥补首功制的。 但首功制需要领兵官、纪功官、督军太监顶着箭雨矢石注意战场动态,一是没那么多正直的人,二是记录不过来。 两者各有优劣,在袁可立等人来遵化前就下达了军令,两者同时来,不准战场割首级,违者杀无赦。 首功和军功都有总旗为单位上报,逐级印证。 而且两者最终都是加官进爵赏银,手段极其单一,奖了就过了,军士对军中、朝廷都没有什么反馈,这是极其浪费的存在。 大兵团作战的战功准确统计别说他没办法解决,后世也是一样,但奖励却是可以参考后世。 想到这里,崇祯让人送来笔墨纸砚,随即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提笔便写了起来。 大明军士军衔制,三等七衔,大明军士军饷制、大明军士军功等级及军功章制…… 一条条内容跃然纸上。昆吾的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