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调解人 (第3/5页)
交代。 谁知上边去出人意料的让方黎兼任了公安厅长,而且对公安厅内部的岗位调整也予以“冻结”,原有人员一概不动。名义上是让等方黎到任熟悉情况之后再做调整,实际内情自然不是那么简单。 方黎人还没到铁门,已经被架上了火炉。 饶玉生叹了口气,说道:“我当时就说了,燕北那地方复杂,不好弄,让他慎重考虑。也不知道听了谁的鼓惑,我姐夫这回是铁了心,一口就答应下来,紧赶着就去了……哎呀,燕北是真复杂……” 这一点,萧凡和徐振煵都认同。 燕北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燕北省的政治也很受高层关注,不少政治大派系都插手燕北的人事安排。这么重要的一个京畿省份,无疑不可能做到“清一色”,由某一个政治派系或者豪门世家来掌控。各大势力都会在这里表现他们的存在。 单此一点,就造成燕北省的政治局势特别复杂,各种关系纠缠不清。 比如这一回方黎的“兼职”,内里就很不简单。别看只是涉及到一个公安厅的人事安排,但因为公安系统的特殊,公安厅的人事任命不但要经过燕北省委的研究,还需要经过公安部的研究同意。双方意见一致,人事安排才能落实下去。 也就是说,让方黎兼任燕北省公安厅长,同时“冻结”燕北省公安厅内部人事调整,本身就是各方势力博弈之后暂时达成的妥协。这种情形肯定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矛盾迟早要爆发,要解决,就是个迟爆发早爆发的问题而已。 饶玉生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方黎会选择去燕北省任职。 自然,他和徐振煵都不大清楚,方黎最终决定去燕北,就是因为眼前这位“萧大师”说过一句: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