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位1 (第5/11页)
了。 这是用王大夫的旧毛衣导线重织的。 五一的时候,汪秋云二话不说就把王大夫最旧的这件毛衣给拆了。当王大夫看到阳台上晾着的毛线时,汪秋云解释道:“那毛衣胳膊肘那块的线,都磨得快断了。再不导线重织,胳膊肘那儿会出洞,就不能穿了。” 王大夫有心说那毛衣也就偶尔穿一次,但是汪秋云已经拆完了,他就把这话放回到肚子里没说出来了。 那毛衣是杨卫华给自己织的第一件毛衣。拆了织织了拆,他等了三四年的时间,才穿到身上。 罢了,都已经过去了。 拆了就拆了吧。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就说:“有织那旧毛线的功夫,你还不如买2斤新毛线织了。现在买毛线也不用票了、” 汪秋云笑眯眯地回答他:“织旧的也给你织新的。这件旧的织完了,再给你织一件新的。你冬天只能在白大衣里面穿毛衣,没一件特别厚实的,遇到天冷的时候,可受不了。像这样的旧线,我准备掺一股同样颜色的细羊绒线,看起来就不像导线再织的旧毛衣,还能够一样保暖的。” 王大夫很感动汪秋云的关怀,心里也明白她是要把失女之痛、把失去宝珠后留下来的空闲时间和精力,用织毛线活来打发,也就随着她去了。然后王大夫就看着自己的毛衣毛裤,被王秋云一天一件地拆了,然后有的洗就晾晒了,但有的还要煮,等他弄明白煮线的意思,那些煮过的毛线都改换了颜色,阳台上整天挂晾晒毛线。 他也曾建议过:“织完一件再拆另一件呗。” “这个季节阳关不那么毒,晒毛线最合适。夏天日头大的时候,毛线在阳光下晒会掉色的。” 这就不是王大夫知道的了。他也不想弄懂这些,随便汪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