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_第七百二十八章 监管的绝对不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八章 监管的绝对不要 (第3/5页)

私营企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家唯利是图根本不考虑国家利益,在那个历史背景下。向工厂派住军事代表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工科研生产都已走上正轨,再向企业派驻军代表已经无此必要,相反还会造成很多问题,严重妨碍了国防现代化建设。

    目前的军代表大部分来自院校毕业生,或者是一些有后台的军方闲散人员,他们没有经过一线部队的锻炼,只有理论知识,没有最基本的战术素养,毫无使用武器装备的经验,不了解基层官兵对装备的使用意见,更谈不上对武器装备发展前瞻性的认识,思想僵化呆板,制定武器发展计划或战技指标时严重脱离实际,往往造成巨大经济和政治损失。

    其实世界上主要军工生产国家都无派驻企业的军代表,连前苏联都没有,武器装备验收主要是经过靶场最终试验,只要靶场试验合格,即代表了全系统达标,根本无必要派军代表步步监督验收,造成人员和资金的巨大浪费,使生产企业感到军方对其不信任,处处监视,到处插手,严重拖延了科研生产的进程,挫伤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尤其是这种制度很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军代表大权在握,对军品能否出厂具有绝对的权利,而代表们将这些手上的权利也运用得十分到位。

    范无病记得当时磐石某军工厂的一批产品不合格。厂方就给驻厂军代表送了一笔厚礼,得以交付,但到了部队发生膛炸事故,报销了一个班的士兵,总部来调查,因为军代表有非常强硬的后台,最后只得是不了了之。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作为从小在平原厂这个大型军工厂长大的人,范无病是很清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