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五章 话题 (第4/5页)
已经是第五年,限售期却达到七年,他眼睁睁看着每股从二十美金跌到现在的几美分,算是在账面上当了一次亿万富翁,可就是不能卖。 那么,玩中再特色的限售期缩短到一年的把戏。只怕其中就有着利益集团方面不可告人的深意。 往好处想,新股上市要尽可能全流通,这样可以减少大小非不流通股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减少新股炒作,减少打新专业资金的收益率,客观上,可以改善流动性不足,而不会带来新的通帐压力。 可是,如果没有相关限制条令,而匆忙实施,更让人觉得,这是为了投行资金的获利,影响政策而带来的结果。社会公众不能通过民主渠道对政策抉择产生任何压力。但是某些利益集团却可以通过寻租渠道,令政策围绕着自己的利益而制定。 缩短限售期。无疑对于海内外投行打短平快的套现,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目前国有企业系统亏损严重,不得不通过货币政策倾斜外加垄断经营特权去维持。在产业上,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许多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来说。运作资金非常短缺。 因此,从中央的角度上看。除非放弃部分国企,否则,放松信贷或者货币政策,不但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而且,真正落到民营企业经营上的,恐怕三分一也没有。 方面是产业中小企业缺钱,另一方面,不能放松信贷和货币政策。那么,管理层的眼光,不约而同就会盯在资本市场上。如果能从老百姓手中圈钱。股市成了提款机,既没有形成新的货币投放,也不需要关闭亏损国企,还可以减少社会购买力。 减少了社会百姓的购买力,也就减少了通胀压力,减少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以前总是想着要把居民存款封在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