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七章 两个人的节日 (第2/5页)
教堂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十八米,钟楼全高约有六十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个十字架,看起来有点儿像轮盘的形状,寓意为生命恰如驾驭轮盘喻。 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则采用清一色的红砖,屋顶铺铍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祥。 文革时期,徐家汇天主堂遭到了严重破坏,连拆下十字架的两个尖顶和大管风琴也不能幸免,教堂被用作仓库,宗教活动中断。直到一九八二年的圣诞节,才修复了尖顶十字架,重现出大农堂的哥特式风貌。 “上海的教堂,数量怕是有几百所之多吧?”范无病依稀记得在什么地方好像见过相关的介绍,于是就对走出了车子的沈盈说孓一句。 “大概是吧,我也不是很清楚,按说应该有的。”沈盈也不是很 诛楚。 上海的教堂出现很早,明代末期,徐光启与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学,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后来他在南京接受洗礼而成为天主教徒。 后来徐光启回到上海守制,因为他是当时上海最有名望的人,于是上海随徐光启而信奉天主教的人数赦增。天启初年,上海的信徒在徐光启宅第附近建立了一个天主堂,后来皇帝还赐匾悬挂于教堂之上。 不过到了满清时期,兴起了灭教之风,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被迫重新恢复了这些教堂。 之后兴建教堂之风就抵挡不住了,各种各样的教派的教堂不断地建了起来,上海的传教士也越来越多,成为整个中国最大的洋教基地。 “你有想到送我一件圣诞礼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