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六章 乌兰巴托 (第2/5页)
工资大约四十美元,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七十美元,但是大家的实际生活好像比这个数字反映的要好些。 据大使馆的人讲,这个数据可能是蒙古人自己给搞的偏低了,目的就是为了多从西方国家要点儿经济援助,事实上蒙古国人自己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几年好多了。 “蒙古国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出过国的人很多,普遍见多识广。在牧区,我们参观过一个牧民家庭,除了老两口。还有四个女儿,其中两个在国外,蒙古包的墙上挂满了女儿们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使馆的工作人员对范无病说道,“乌兰巴托人的生活习惯受俄国的影响很大,食品结构虽然还是蒙古民族的,但是餐具和吃法都是西式的。” 范无病他们在街上溜达着,虽然没有遇到乞丐,但是旅游点卖小商品的儿童很多,有的缠着追着客人要求购买,撵都撵不走,就跟在国内的一些旅游区一样。 “这就是乌兰巴托市里面最大的商场?!”范无病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虽然说早就对蒙古国的民生不抱什么奢望,但是看到这座乌兰巴托最大的商场的时候,范无病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儿out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眼前的这座建筑物,虽然看上去挺大的,也比较结实,外面的装修也是大理石贴面,但是怎么看都像是五十年代的仿照苏联式的建筑物风格,当初自己在平原厂的厂区里面是经常见到的。后来磐石市搞大规模的**,这些陈旧的建筑早就告别了这个时代,成为一段儿老照片上的历史了。 “没错儿,这就是乌兰巴托市里面的最大商场,也是我国在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期对蒙古国援建的第一批大型建筑物之一。”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