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228.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8.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 (第3/8页)

机动人员连二十个都不到,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这么点人根本就压不住场面,而这也正是顾凯比较担心矿工劳动待遇会引起归化民不满情绪的一个原因。

    陶东来首先巡视的地方便是黑土港的归化民居住区。黑土港的居住区在遭受了水灾之后,迁到了地势相当较高,位于港区南部的一块山间平原上。按照当初建设部的规划,这里的居住区都按一定的居住密度建设了澡堂、厕所等公共设施,民房几乎都是照着胜利港的模式来进行修建,大片整齐划一的船型屋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社区。

    这里的居住区按南北走向被分为了甲乙丙丁四个区域,陶东来注意到每一栋船型屋外面都钉着一个木制门牌号,这种门牌号由区域号码加上数字编号组成,如甲十三号。周恒行介绍说,这是民政部门正在进行的一个尝试,未来将以此为基础,对本地的归化民逐步编设户籍档案。

    黑土港的这种民政管理方式与大本营有所不同,大本营的社会体系都是基于公社或者单位,并且居住地也较为分散。民政部门要建立归化民档案,肯定得依托于单位来进行信息搜集整理。而黑土港这边因为产业较为单一,居住区又相对比较集中,并没有搞大本营的公社制度,可以说是在进行民政管理体系的另外一种尝试。而建立这套户籍制度所获得的经验,在将来也会用在三亚地区的民政工作中,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这些船型屋社区基本都是在开埠之初的水灾后修建的,所以社区周边的排水沟都是挖得既深又宽,并且所有的船型屋下面都至少有一尺的离地间距。即便是当时的山洪爆发再重复一次,居住区所将遭受的损害也会变得极为有限了。

    每个居住区的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