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4.第174章 销售模式 (第4/5页)
制成的化工产品,油脂和碱的产量就成了制约皂类产品实际产量的瓶颈。 农业部门种植的油类作物至少需要两三年之后才能大规模收获,目前穿越集团的油脂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崖州等地购买的成品植物压榨油,二是牧场饲养的动物宰杀之后取出的动物油脂,三是用三亚遍布沿海地区的椰子压榨出的椰子油。但无论是哪一种油脂来源,规模都还相当有限,除去穿越集团治下这两三千人的日常消耗之外,可以用来进行工业生产的油脂总量并不太多。 而制皂所需的纯碱,目前相关部门也还没有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虽然制备纯碱所用的食盐已经量产,但另一项重要材料氨的制备,却需要大量的煤炭才行。不管乔志亚等人是想采用比利时人索尔维发明的氨碱法,还是想直接上马更加高大上的侯氏联合制碱法,那都得指望黑土港早日投产,保证大本营这边有足够的煤炭可以用于生产才行。 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在大明社会大规模推广物美价廉的肥皂恐怕还得推迟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施耐德却认为这并不是坏事。以穿越集团的产能而言,不管推出什么样的外贸产品,其产量肯定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与其直接生产大众消费品,倒不如先将这些工业品当作奢侈品来进行销售。 就如同之前推销玻璃文具的策略一样,先推出一些高逼格高价格的高端产品,引领起社会上精英阶层的消费风潮之后,再随着产能的扩大逐步推出一些针对中低端消费群体的产品。而由社会精英阶层引领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消费风潮,也将会在后期推出中低端产品时为穿越集团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推广成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