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9.第209章 关于军工的若干讨论 (第4/8页)
舰纵横七海了吧?” 孙长弥叹口气道:“设计容易建造难啊,现成的造船图纸在数据库里有好几百种,能拿出来用的也不少,但要嘛没有建造经验,要嘛材料和加工工艺上达不到要求,而且现在造船厂这帮船匠都只造过福船或者广船,但完全照搬这两种船型,大概只能用来跑跑货运,根本不能满足海军的要求。你知道颜总给我们这边设计部门提的什么要求吗?两三百吨排水量的船,最少也得装备十门12磅炮,并且起码还要有两门18磅的重炮,水手不得超过三十人,正常航速不低于十节……明军的主力战船比这排水量还大,也才一门红夷炮六门佛郎机而已,要把这么多大炮塞进一艘小船,你说难不难?” 现在执委会对于发展海上力量的思路已经比穿越之前有了一些改变,因为现实实在太残酷了,造船的速度根本追不上实际需求,如果干等着造船厂自己慢慢积累经验,那么头两三年估计都只能在海南岛近海区域打转。还好黑土港的开发让执委会发现了新思路,那就是货船完全可以先使用买来甚至租来的中式帆船,而造船厂则集中攻关一些船舶性能改进方面的难题,特别是以军事用途为主。当然了,截止目前,成立时间已经有好几个月的造船厂还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甚至连第一艘试验船的进展也显得十分缓慢,对造船厂工作效率产生质疑的可远远不止虞尧一个人。 “要装这么多炮上船,那还得有火炮制退装置才行。”萧良对此倒是有些见识,替孙长弥解释道:“但之前因为钢铁产量很有限,而且加工设备没有到位,军工单位做不了液压制退装置,所以没法让大口径火炮大量装备到这种吨位的木制帆船上去。” “那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