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243.第243章 纺织产业规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3.第243章 纺织产业规划 (第2/8页)

,现阶段也都只能依赖于从外面进口。不过这个时候袁老爷子又给了灰心丧气的执委们一个小小的惊喜:海南岛虽然不适合种棉花,但根据后世的农业开发经验表明,海南岛的部分地区的环境适合用来种桑养蚕。

    对于袁老爷子的这种说法,有人也表示出了质疑——穿越之前怎么没听说过海南出丝绸什么的?

    袁若修解释说,海南的四季温差小,每年养蚕时间比内陆长了几乎一倍,很适合用来搞大规模蚕桑产业。实际上海南开始大规模的种桑养蚕是从21世纪初期才开始的,到穿越之前还没满十年,虽然已经验证了可行性,但因为在海南农村推广的规模还不算很大,所以还没有太大的名气。不过根据穿越前国家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的时候海南全省的桑园种植面积将会达到60万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口也将超过百万,会成为全国蚕桑丝绸产业链最完整的产地之一。既然国家对海南蚕桑产业有这么大的规划,那就说明在这里种桑养蚕是可行的。

    这下就完全把执委会的兴趣勾起来了,生丝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软黄金,西方国家的商人每年都是拿着真金白银远渡重洋来中国排着队求购。根据非专业历史学家宁崎所提供的资料,福建海商许心素在同时期卖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生丝,价格高达每担140两银子以上。而袁若修所提供的后世生产数据表明,2006年海南琼中一地的种桑面积达三万余亩,年产鲜茧三万担,折算成生丝大约在四千担上下,照现在的生丝外贸价格可是一笔巨款了!如果织成丝绸出售,那价格至少还能再翻上一番,要是cao作得好,这门生意能赚回来的钱不会比军火贸易少。

    袁若修进一步指出,开发蚕桑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