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01.第401章 开发南方四港 (第2/8页)
贯,民众的生活水平就不仅仅只是挣扎在生存线上而已了,他们可以从早期加入海汉体系的老归化民身上看到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希望,甚至有机会从治于人的劳力者进化为治人的劳心者。 海南岛南部包括崖州在内的地区一直就处于地广人稀的状况,加上前期招揽的归化民背景出身以贫苦大众占据多数,这两个条件让执委会在推行原本被视为大难题的土地政策时并没有遭遇到太多的抵触,而外部一些试图与执委会抗争的民间势力,也在尚未形成气候之前就被民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拔除掉。而唯一可以为地主阶级撑腰的大明地方官府,如今早就成了海汉执委会的代言人,自然也不会跳出来跟执委会这个全岛最有势力的大地主作对。 正是有了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政策为基础,执委会才能够组织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从而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到制造业、商业和服务行业当中,让三亚提前若干年进入到近代工业社会的氛围。 随着三亚内河港的逐步投入使用,被三亚港和胜利港两处港口带动起来的海上贸易也越发繁荣起来。执委会为三亚地区所制定的自由港政策在执行了近两年时间之后,已经吸引了大批的大明海商将交易地点从大陆的广州逐步转移到三亚来。在这里不但能买到自西方的各种商品,更重要的是海汉商品的原产地,可供挑选的余地远比广州更大,并且还可以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来进行交易。在三亚没有高昂的抽税,没有异族的欺凌,远比马尼拉、巴达维亚这些番鬼做主的港口要好得多。 海汉银行日渐成熟的金融制度也为三亚地区的海贸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贸易量较大的海商们只需揣着一张海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