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8.第198章 私盐变官盐 (第2/5页)
,就算是老海商要开辟新航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达成的事情。 不过李继峰旋即便想起李奈曾提到过,海汉人是来自东方的万里海外,而且还有不少奇形大铁船停泊在胜利港。对方既然能驾着这种大铁船漂洋过海而来,那航海的本事只怕也很了得,这开辟航路一说倒也未必是在吹牛。 施耐德仿佛是看透了李继峰心中所想,笑着继续说道:“大掌柜不用顾虑太多,我们即便是开辟了到广州的航路,也不会影响与贵方的贸易。运力的增加,只会加大我们之间的贸易量,让我们都能赚到更多的钱。举例来说,比如食盐,贵行代理福广两省的销售,这两省一年下来要消耗多少食盐?几百万斤总是有的吧?现在因为运力不足,每个月只有万斤的订购量,但今后我们可以通过扩充运力,把交易量提升到每月五万斤、十万斤,甚至是更多,可以把盐卖到广西、湖广、江西、浙江这些更远的地方去。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单方面增加运力,也希望贵行能组织更多的船来加入到航路当中。” “即便是有足够的运力,但贵方真能产出这么多的食盐?”李继峰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施耐德指了指李奈道:“贵公子也去参观过我们的盐场,三四百人的规模,产盐十万斤以上,等到年底,这个产量还会上升。对我们来说,只要劳动力足够,食盐的产量完全不是问题,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这些盐从琼州运到广州来而已。” 李继峰脑子里立刻盘算开了,目前海汉人给自己供应食盐的价格是每千斤五十两银,刨去运费和转运途中的损耗,在本地以市场价的半价发卖之后仍然能获得至少两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