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370.第370章 开辟新盐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0.第370章 开辟新盐场 (第2/8页)

无论这些盐场怎么努力,在这方面也无法与拥有跨时代产能的海汉盐场相抗衡。仅仅只是一个胜利港盐场,年产量就已经超过了琼州岛全岛的食盐所需,再加上一个铁炉港盐场,其产能几乎就相当于两广地区所有盐场产能之和了,而两处盐场的盐工加在一起,却连大明盐场的十分之一都还不到,想通过降低成本来打价格战根本就没有机会。

    除了产量和成本上的优势之外,穿越者们从后世带来的先进经营理念也同样功不可没。海汉盐业公司成立之后,对外地分销商几乎都是用后世的公司企业管理的理论在进行运作,在先进的管理体制之下,整个销售系统的运作效率比起这个时代的民营商行,简直就不可同日而语。

    “福瑞丰”前前后后花了近两百年数代人的时间,才由小做大,将自己的商业机构布局到两广地区内的各个州府大城,细数下来,分支机构其实也不过十几处而已。然而海汉盐业在一年多的时间中,便在各地发展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渠道分销商,覆盖区域几乎已经到了县级,要论建设销售渠道的速度远超“福瑞丰”。面对这么庞大的销售网络,如果没有高效的管理体系,就很难实现现在这么大的食盐销量,而执委会借着私盐生意从大明财政中吸血的打算也会因此而大大放缓速度。

    海汉的私盐卖得风生水起,而官场出的盐却销量直线下滑,这一涨一消之下,海汉私盐席卷东南沿海盐业市场的势头就更加不可抵挡,今年才过去九个月的时间,目前的月销量已经比年初的时候翻了两倍。

    不过这并没有让执委会就此感到满足,因为琼州岛还有莺歌海这处早早就进入执委会视野,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正式开发的超大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