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第1/3页)
【这些可是亩产两千斤的作物呀。哪怕只从海外带回来几颗种子,几块根茎,也能让华夏百姓少出现几次饥荒,拯救的百姓更是能以亿万计!】 亩产两千斤的作物! 秦始皇瞪圆了眼睛。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亩产两千斤的粮食作物? 如果真有这样的粮食作物,那他的大秦,那他的百姓,岂不是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不过可惜,这些作物都是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发现美洲后,才被探险者带到了全世界。】 【而在我们华夏,这些作物有记载进入我国,也是在明朝中后叶以后了。】 【玉米大概是在明朝的嘉靖时期,才进入中原并开始了广泛种植,还有一说是在万历年间。红薯也是差不多是在万历年间才在中原广泛种植。】 【明朝末年,有一个叫祁彪佳的人,曾在他的书《寓山注?豳圃》提到过红薯的产量情况:“又从海外得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亩可收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裹百人腹。”】 二三亩就能收一辆车,可以让百人吃饱饭! 各位面帝王,尤其是嘉靖之前的帝王们,包括嘉靖帝本人,都对这个数据吃惊不已。 身为帝王,哪怕再荒唐也都有一个常识,就是“民以食为天”,只要哪个朝代的老百姓们都能吃饱饭,那就是大功德一件。 那是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位列明君之列的。 可若是哪个朝代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了,那可就危险了。老百姓一定会造反的。 就算不如此,也会朝局不稳,让很多有心人蠢蠢欲动。 【而土豆更晚,已经是在清朝的顺治时期了。而这土豆一开始根本不是因为它的高亩产而被引入我中原,而是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