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211章 天工开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1章 天工开物 (第3/4页)

昌府的乡试中名列前茅,得了举人的功名,其后赴京会试,却两次不中。

    去岁,郑海珠到南京去看卢象升,将这几年士林名气甚大、春闱却落榜的读书人打听了些个,听到“宋应星”的名字时,差点失去了面部表情管理能力。

    在古代,要找个人太难了。

    郑海珠作为穿越者,开局时一头扎进人文荟萃的江南,主动、被动地结识了几位大明英才式人物,大约耗光了金手指血值。

    待跑到福建揍红毛时,她数次向俞咨皋、许心素等地头蛇打听宋应星,只因恍忽记得这位殿堂级科学家是闽人,奈何地头蛇们的反馈都是:“四处问过了,没这号人物。”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卢象升那里有了线索。

    卢象升和宋应星都是万历最后一届会试的落榜考生。

    优秀之人往往彼此吸引,这两个南方考生又都热爱火药机械之窍、金木锤锻之妙,科场上铩羽而归、科学上一拍即合,就此有了交情。

    郑海珠果断地请卢象升出面牵头,约宋应星到南京见面,自己要礼聘他前往自己的根据地做专家指导。

    如此运作了小半年,入夏时节,宋应星终于从江西白鹿洞书院北上,来到应天府,又由吴邦德接到崇明岛。

    宋应星昨日上岛,郑海珠在码头迎接他,开口喊的是“宋先生”,不像吴邦德,喊他“宋老爷”,但提起松江炮厂的孙元化时,郑海珠用的却是“孙老爷”的称呼。

    孙、宋二人年纪相彷,又都已是举人之身,照理同一个人,对他们的称呼应当一致。

    宋应星却浑无怫然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