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6章 穿越神器(下) (第2/5页)
奇幻浪漫,与儒家礼教催生出的规整含蓄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仿佛微观世界中热烈的嘉年华。 是了,郑海珠想起来,故去的唐一岑唐公,原籍广西桂林,不论唐夫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她对于纺织纹样的描绘,必定带上西南边陲的审美光辉。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瑰宝,没有高低之别。只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者,只有眼窝子浅陋的井底之蛙,才会狂妄自大,见不得同胞外向型地学习,就如见不得同胞向海而商。 郑海珠无法不激动。 她要请韩希孟来看这些纹样。 无论织布还是刺绣,韩二老爷和韩希孟都没有固步自封的习惯,他们会喜欢这些纹样的。 一旁的唐婆,见郑海珠满脸写着“我挖到宝贝了”的模样,未免也动容。 “阿珠姑娘,我母亲就是崇明本地人,但祖母的花本子,我没见母亲怎么用,或许不喜,或许太难。到了我这里,咳,就更续不上喽。我不擅女红,一上织机,一拿梭子,就头疼眼花……” 郑海珠抱起那一沓珍贵的资料,坐回石桌边,带着已经没有疏离感的口气道:“每个人性子与喜好不同,谁规定女子就要会织布了?婆婆看合同契纸,多少字都能甘之如饴,亦是我等学不来的本事。” 唐婆盯着那些在明媚阳光中变得越发好看的彩色纹样,不免也感慨:“我祖母真了不起,如此繁复的花鸟鱼虫,那些吊综,我虽未数过,只怕几百个是有的。” 郑海珠眼睛一亮。 吊综,就是纺织机上串着经线的装置。 纺织有花纹的布时,将各色经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提起来,梭子里的纬线穿过经线间的空隙,再不时压实经纬线,复杂的图案便出现在成品布匹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