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0章 逃奴 (第3/5页)
什么还,我送给阿亚的,我这一条命,难道不值一件袄子么?」 她将「阿亚」两个字特别咬得重了些,转身拍拍可怜女子的肩膀:「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 …… 这日申时,登州城驿站里的吴邦德,见郑海珠回来,忙去喊驿长。 驿长前来,殷勤地递上一封信,说是几日前便到了,发自松江府,走的官员邮路,驿站很慎重,必须交到本人手上。 郑海 珠打开一看,是黄尊素写的,言道那架「松石间意」的琴,被一位徽商花八万两银子请走了。 短短几行字,令郑海珠狂喜不已。 她自松江启程时,曾与黄尊素等人说过,自己计划在小雪节气时赶到登州,抢在冻港前开船。 想来是黄尊素知晓她一路会用刘时敏的小勘合住官驿,便尝试将信寄到登州驿站。 松江的战友们太给力了! 八万两呐! 当年隆庆皇帝给整个后宫置办胭脂水粉、头花绫罗,也不过就问户部讨十万两,还没讨成。 虽然黄尊素的信写得很简练,只论结果,没有半句话去描述过程,但郑海珠当然能想象得到,就算是苏东坡用过的琴,能在短短两个月就换来这么大一笔钱,从黄尊素到王月生,再到卢象升,一定煞费苦心。 这一晚,在登州知府陶朗先宴请镇国将军朱以派的席面上,郑海珠人逢有钱精神爽,劲头十足地给陶朗先介绍了自己正在通过几位老爷奏请朝廷批准的火炮铸造计划。 陶朗先果如张耀芳所言,并非尸位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